當前,全球制造業正經歷深刻變革,受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發達國家推動產業鏈回遷、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推進等多重因素影響,未來全球制造業和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將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數字化等方向加速調整和重塑。各國需要加強合作、互學互鑒,共同把握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機遇,增強制造業技術創新能力,推動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圃鞓I發展和格局演化對世界經濟具有重要影響。二戰以來,全球制造業經歷多次轉移,形成了“三大中心”主導的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格局。當前,受逆全球化、貿易保護主義加劇、新冠肺炎疫情沖擊、烏克蘭危機等多重因素影響,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正在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數字化等方向加速調整?! ∪蛑圃鞓I形成“三大中心” 19世紀工業革命以來,全球制造業先后經歷了由英國、美國轉移到日本、德國,之后又由歐美國家和日本轉移到“亞洲四小龍”、再轉移到中國的發展歷程,形成了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供應鏈、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供應鏈和以中國、日本與韓國為中心的亞洲供應鏈網絡。全球制造業圍繞美德中日韓等制造業大國,通過與周邊國家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形成了各具特色和優勢的全球制造業“三大中心”?! ∫皇且悦绹鵀楹诵?,輻射帶動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北美制造業中心。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工業國家之一,美國2021年制造業增加值為2.50萬億美元,占GDP的比重為10.7%,占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比重為15.3%,位居全球第二。美國在東北部、南部和太平洋沿岸地區形成了橫跨鋼鐵、汽車、航空、石油、計算機、芯片等多個領域的制造業區域集群,并與加拿大、墨西哥形成了緊密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關系。美國經濟分析局統計數據顯示,美國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貨物進口額占自全球進口的1/4左右,對加拿大和墨西哥貨物出口額占對全球出口的1/3?! 《且缘聡鵀楹诵?,輻射帶動法國、英國等老牌發達國家的歐洲制造業中心。這一制造業中心不僅是近代工業革命的發源地,制造業歷史底蘊雄厚,同時也因為擁有數量眾多的中小企業,為歐洲制造業的創新發展注入了充足活力。2021年,德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制造業增加值的比重為4.7%,位列全球第四。法國和英國制造業增加值全球占比分別為1.5%和1.7%。同時,歐盟制造業增加值全球占比15.6%,整體與美國規模實力相當?! ∪且灾腥枕n為核心,輻射帶動東南亞、南亞等國家的亞洲制造業中心。近年來,憑借人口紅利和正在快速崛起的消費市場,以及蓬勃的經濟活力,亞洲制造業中心形成了全球最完整的產業鏈,并逐步向中高端制造業領域發展,甚至在部分制造技術方面已經對歐美等國家形成一定競爭優勢。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中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逐步提升,并分別在2001年超過德國、在2007年超過日本、在2010年超過美國,連續12年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2021年,中國制造業增加值達到31.4萬億元,占全球比重由2010年的18.2%提高到29.8%。日本、韓國制造業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分別為5.9%和2.8%,在亞洲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體系中占據重要地位。同時,在東南亞地區,越南憑借勞動力成本優勢,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實現制造業增加值快速增長,從2010年的150.1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481.6億美元,但其占全球比重目前僅為0.3%左右。在南亞地區,印度制造業增加值也有所增長,從2010年的2853.5億美元增長到2021年的4465.0億美元,占全球制造業增加值比重一直維持在2.7%左右?! 娜蚍秶鷣砜?,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形成了不可分割、高度依賴的格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全球制成品貿易超過60%集中在歐洲和亞洲。2010年至2021年,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歐洲和中亞地區、北美地區制成品出口占全球制成品出口的比重雖然均呈現小幅下降趨勢,分別從2010年的28.8%、43.2%、12.7%降至2021年的26.9%、39.5%、11.8%,但東亞和太平洋地區、歐洲和中亞地區兩大區域合計占比仍保持在60%以上。二是全球中間品貿易發展強勁。中間品貿易是制造業全球供應鏈穩健性的關鍵指標之一。麥肯錫研究報告顯示,1993年,全球中間產品貿易額占全球貿易額的比重約為1/4,而目前這一比例已超過2/3,且排名前五位的國家中間產品貿易額之和占全球中間產品貿易總額的比重超過1/3。世界貿易組織按季度發布的《全球中間產品出口報告》顯示,2021年各季度全球中間品出口都保持了20%以上的增長,大多數主要出口國的中間品貿易超過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前的水平?! ≈忻啦┺挠绊懭蛑圃鞓I 隨著中國制造業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和制造業第一大國,對美國制造業形成沖擊與競爭壓力。美國為了促進本國制造業發展,維護自身霸權地位,在經貿、高科技、制造業產業鏈領域發起挑戰,并通過推動在華美國企業回流、意識形態施壓等手段,構建“去中國化”的產業鏈供應鏈。中美博弈將導致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重塑,進而推動全球制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重新配置?! ≈圃鞓I一直是中美戰略博弈的關鍵環節,產業鏈供應鏈是重點領域。早在2018年,美國就開始相繼發布多項行政法令與政策文本,對其在制造業、國防工業等重點領域的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對國外依賴程度、具體應對策略等進行了全面評估,以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美國供應鏈安全戰略更是不斷升級,力圖重構以自身為主體的供應鏈體系。2022年5月,“印太經濟框架”啟動,包括美國、日本、澳大利亞、韓國、印度等多個國家加入,在供應鏈合作方面,該框架計劃建立一個供應鏈預警系統,增強原材料、半導體、關鍵礦物和清潔能源技術等關鍵供應鏈領域的可追溯性,與參加國合作推進生產的多元化布局。其供應鏈多元化實質就是“有限全球化”,即在制造業產業環節中避免過度依賴特定國家。在當前全球復雜多變的局勢下,由于將經濟、貿易等問題與包括國家安全在內的更廣泛的國家利益分開考慮越來越困難,美國嘗試通過推進貿易一體化的多邊方法現代化,重塑自由貿易價值觀,并與“可以依賴的國家”進行貿易。因此,價值觀和供應鏈的脆弱性可能成為發達國家重構國際貿易格局的考量因素,并將使多邊貿易體制受到根本性沖擊,加劇全球供應鏈風險?! H經貿規則重構推動區域化布局 受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抬頭、國際經貿規則重構、發達國家推動產業鏈回遷、新一輪科技革命加速推進以及跨國公司追求效率與安全平衡等多重因素影響,未來全球制造業和產業鏈供應鏈格局將朝著區域化、本土化、多元化、數字化等方向加速調整和重塑?! ?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經濟全球化進入速度放緩、格局分化、規則重構的調整期。隨著《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議》(RCEP)、《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美墨加協定》(USMCA)等大型區域自貿協定不斷簽署和實施,不同區域內的經濟貿易合作正在增強。這些超大型自由貿易協定不僅通過降低關稅甚至實施零關稅促進區域內貿易和投資發展,而且通過一系列高標準、排他性措施構筑了對區域外的貿易和投資壁壘,形成排他性供應鏈聯盟。例如,為了阻止芯片等中國制造業關鍵產業的崛起,以及在高科技領域持續保持產業鏈優勢,美國等國家通過建立關鍵產業聯盟,持續加大對中國高科技技術的封鎖,召集西方國家組建高精尖領域出口管制聯盟,意圖將中國排除在核心產業鏈之外。又如,在原產地規則方面,USMCA、CPTPP均專門針對紡織服裝產品設定了“從紗開始”的原產地標準,CPTPP要求非原產纖維和紗線重量不能超過使用該原料部件重量的10%,而非一般貿易協定中規定的貨物總重量的10%。USMCA將享受零關稅的汽車及其零部件產品本地價值最低比重標準由62.5%調高至75%。這將推動關鍵的生產環節加速向北美、歐洲和亞洲主要生產基地收縮,以美國為中心的北美地區、以德國為中心的歐洲地區、以中日韓為中心的亞洲地區各自的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將會更加緊密?! ‘a業鏈供應鏈本土化趨勢凸顯 國際金融危機后,隨著全球經濟回歸實體經濟和發達國家實施“再工業化”戰略,以及主要新興經濟體競相采取優惠政策改善投資環境,引發了世界各國對制造業新一輪的激烈爭奪?! ∫环矫?,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國家近年來力圖重振本國制造業,紛紛鼓勵本國制造業企業回流。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顯了供應鏈安全的重要性,發達國家考慮到應急安全、基本保障、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等因素,紛紛通過法律規定、經濟補貼以及政治手段,促使本國企業加大對本國投資,使得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呈現“本土化”或“本國化”趨勢。例如,美國在《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中,明確提出從2022年至2027年每個財政年度撥款1500萬美元支持供應鏈遷出中國,確定中國境外生產或采購的替代市場。日本政府2020年撥款2200億日元支持日本企業回流本土或轉移至其他國家,并在2021年6月出臺的《經濟財政運營與改革基本方針2021》中提出要集中投資半導體等戰略物資,重建國內生產體系,鼓勵企業將生產基地多元化、分散化。這些措施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全球價值鏈的區域布局,加速本土化方向發展?! ×硪环矫?,以越南、印度為代表的東南亞、南亞國家憑借勞動力低成本優勢以及優惠的引資政策,大力吸引外商投資,積極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導致部分在華外資企業將工廠從中國轉向越南、印度等國家。近年來,越南憑借開放的市場環境、優越的地理區位、相對豐富且廉價的勞動力資源,以及與多個國家和地區簽署的多雙邊自由貿易協定,成為吸引跨國企業投資的主要目的地之一。2012年至2021年越南制造業利用外資金額波動上漲,從54.6億美元上漲至181億美元。而且,越南擁有大量勞動力人口,15歲至64歲人口占越南總人口70%左右,勞動力成本相對較低,2020年越南平均時薪為2.99美元,而同期中國則為6.5美元,越南僅為中國的46%。此外,越南還出臺了“四免九減半”、特殊投資優惠等一系列具有吸引力的引資政策。這些優越的引資條件和優惠的引資政策,吸引了一些跨國企業從中國轉移到越南?! ∮《冉?年來推出“印度制造”“印度技能”等系列政策,旨在推動印度成為全球制造業中心。印度將2019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期間新成立并運營的制造企業基本稅率從25%下調至15%,進一步吸引國際投資。同時,提高手機及零部件進口關稅,從而使得手機及零部件生產廠商不得不在印度建廠。在一系列政策的推動下,部分跨國企業將供應鏈從中國轉移到印度,促進了印度制造業快速崛起。在汽車行業,2021至2022財年印度前十大車企中有8家是外資企業,日本鈴木(43.65%)和韓國現代(15.78%)合計占比接近60%。在手機行業,2021年印度前五大手機廠商均是外資企業,其中67%的市場占有率來自中國企業?! 】鐕緫鹇哉{整推動多元化發展 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跨國公司通過國際投資主導了生產國際化進程,扮演著世界生產組織者的角色,構筑起全球價值鏈、產業鏈和供應鏈??鐕驹谌蚍秶鷥韧顿Y,主要追求以較低的成本和較高的效率,實現利潤最大化。近年來隨著貿易保護主義抬頭、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地緣政治沖突加劇,全球供應鏈風險不斷增加,加之受母國政府影響,跨國公司過去主要以成本為基礎來規劃和獲取供應鏈的路徑正在改變,越來越多跨國公司更多考慮調整供應鏈布局?! 亩唐趤砜?,跨國公司全球布局不會出現大范圍變化,但可能呈現收縮態勢。近年來,跨國投資已經出現疲弱態勢,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統計,全球制造業吸收外國直接投資(FDI)規模呈現波動下降勢頭,從2018年的7752.0億美元下降至2021年的5354.8億美元,降幅達30.9%,占全球吸收FDI的比重也從2017年的48.5%高位下降至2021年的38.6%。受疫情影響,大多數跨國公司經營受到嚴重沖擊,盈利能力大幅下滑。隨著疫情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增長低迷,企業在全球范圍的投資布局或更加謹慎,跨國投資活動將進一步承壓。多數跨國公司將處于觀望態勢,全球范圍內的投資步伐將暫緩,特別是大項目投資或顯著減少。同時,由于資金鏈承壓,跨國公司總部將更加關注現金和盈利能力,部分跨國公司或暫停部分前景不明朗的海外業務,加快剝離不良資產,跨國公司全球化供應鏈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出現收縮態勢?! 拈L期來看,一方面,跨國公司出于安全和效率考慮,將主動進行產業鏈供應鏈布局調整。疫情導致全球供應鏈中斷,給企業生產經營帶來巨大壓力,使跨國公司感受到了分散供應鏈風險的迫切性,對成本、效率實施更加嚴格的管控措施,主動進行供應鏈布局調整,以達到安全和效率的平衡。這樣,全球供應鏈的組織方式將發生顯著變革,過去依托全球自由貿易體系、全球產品內分工所形成的全球供應鏈布局,將在一定程度上發生解構。另一方面,跨國公司也需在拓展海外市場的同時迎合母國政府訴求,或主動、或被動進行供應鏈布局調整,推動產業回流。因此,在后疫情時期國際政治格局調整、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重構自主完整產業體系的新形勢下,跨國公司可能會實施供應鏈多元化戰略,同時在利潤最大化的驅動下,也不可能完全將投資在具有成長性、高回報性國家的產業鏈遷移至本國或其他國家?! ⌒乱惠喛萍几锩铀贁底只D型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過程中,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等對產業鏈供應鏈各個環節的逐步滲透,將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研發方式、制造方式、貿易方式、產業組織形態?! 】萍几锩苿由a方式變革,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變得更短、更加智能。一方面,互聯網技術與制造業的結合,使得制造業研發設計、產品生產、銷售管理等全鏈條網絡化,生產布局更加分散化、工廠規模更加小型化,交付周期大幅縮短,進而使產業鏈供應鏈變得更短。例如,3D打印技術會讓本地化生產成為可能。另一方面,人機共融的智能制造模式、智能材料與3D打印結合形成的4D打印技術,推動制造業由大批量標準化的生產方式轉變為以互聯網為支撐的智能化大規模定制生產方式,原料采購、產品加工和市場銷售都將實現本地化,導致所有企業的供應鏈體系發生巨大變化?! 】萍几锩铀贆C器換人步伐,可能固化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分工格局。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數據顯示,2021年全球機器人銷量高達48.68萬臺,同比大幅增長27%,其中亞洲和大洋洲的增長幅度最大,均達到33%,共計35.45萬臺;電子行業(13.2萬臺)、汽車行業(10.9萬臺)等制造業是工業機器人需求量最多的領域,之后是金屬和機械行業(5.7萬臺)、塑料和化學行業(2.25萬臺)、食品和飲料行業(1.53萬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各國機器換人的意愿和速度,各國都希望通過利用工業機器人獲得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和更快的生產速度。與部分經濟水平落后的發展中國家相比,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在科技和數字經濟領域具有明顯優勢,通過推動機器換人,未來可能改變過去產業向勞動力成本較低的國家轉移的規律。同時,數據將成為重要的生產要素,導致不同經濟體之間要素稟賦優劣勢發生根本性變化,這將從根本上影響跨國公司的投資決策,驅使產業鏈供應鏈布局向發達經濟體或具有數字技術優勢的發展中國家傾斜?! ∠冗M技術帶來的新產品和服務,或將影響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布局。數字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可以改變部分行業的產品和服務,形成新的產業形態或新的產品和服務,甚至影響貿易流量的內容和數量。例如,受益于數字技術、新能源技術、政策補貼等方面的綜合影響,2021年全球純電動汽車新車銷量約460萬輛,同比增長220%,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約310萬輛,同比增幅僅為33%。未來,隨著電動汽車銷量持續上漲,可能會使對汽車零部件的貿易量產生部分替代效應,同時也會抑制石油進口,對相關產業、相關國家的進出口貿易和供應鏈產生較大影響。
2019年9月17日—威盛電子(中國)有限公司今日攜2019最新科技領域成果亮相第21屆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該一年一度的行業盛會于9月17至21日期間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隆重舉行,威盛電子展位位于6.1H館 A107。威盛電子展位圖威盛此次參展主題為“用高集成AI嵌入式技術,遇見智能未來”。集中展示了威盛電子高集成AI嵌入式技術2019年三大最新科技成果:威盛Mobile360 特種車安全駕駛套件、威盛Mobile360 D700 雙鏡頭行車記錄儀及威盛智能化社區安防系統?,F場,威盛電子展位最受歡迎展品為搭載威盛Mobile360 特種車安全駕駛套件方案的叉車體驗區。該方案由威盛電子與北京星晨科技合作研發,硬件上,以高性能AI芯片為運算核心,基于堅固耐用的威盛Mobile360 M820車載系統。功能算法上,集成威盛DMS駕駛員監控、ADAS高級輔助駕駛、SVS全景環視、E-track云端車隊管理。全方位保障特種車輛的生命財產安全。體驗中,該方案獲業內人士一致好評?,F場叉車圖此外,威盛Mobile360 D700 雙鏡頭行車記錄儀也備受關注。該產品是威盛為車隊管理應用最新推出的車載產品,擁有堅固而時尚的外觀,嵌入對外對內的兩個1080P高清攝像頭??赏瑫r捕捉座艙內駕駛情況及道路前方的行駛情況。并擁有GPS、4G LTE、Wi-Fi和CAN bus的支持整合,可實時向云端提供詳細的駕駛員和車輛遠程信息記錄,包括位置、距離、燃油消耗及速度。威盛行車記錄儀現場圖第三大展區為智能化社區安防系統,由威盛電子與上海儀電數字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聯合開發。采用威盛邊緣智能終端ARTiGO A920,適配于市售幾乎所有普通網絡攝像頭,實現應用場景中人臉識別及事件監測等算法功能,為傳統社區向智能化社區的轉型升級提供了完備的技術解決方案。通過計算機視覺技術,幫助安保人員快速識別老人、小孩、危險人員或黑/白名單的出入記錄,可大大提升走失人員及危險人員的實時追蹤能力,并通過GPS定位實時短信發送到聯絡人。威盛智能化社區安防系統現場圖“隨著越來越多的攝像頭出現在工業、車載、安防等等場景中,越來越多企業需要借助計算機視覺技術,開發更高效更智能的產品,如工業智能分揀系統、智能駕駛系統、人臉識別安防系統等?!蓖㈦娮尤蛐袖N副總Richard Brown先生談到,“威盛憑借30多年在科技行業完整的戰略布局,恰好能夠攜手行業合作伙伴,為這些企業提供從嵌入式硬件、軟件、算法到配件的完整開發平臺,幫助企業對計算機視覺應用產品的二次開發,加速量產?!?019年9月17至21日期間,我們將持續在6.1H館A107展位期待您的蒞臨,歡迎體驗威盛最新高集成AI嵌入式技術,帶您遇見智能未來! 關于威盛電子威盛電子是全球高集成嵌入式平臺及解決方案領導廠商,致力于人工智能、物聯網、計算機視覺、無人駕駛、醫療自動化及智慧城市方面應用。威盛通過全球化網絡布局,在美國、歐洲及亞洲的高科技核心區域設立了分支機構??蛻羧汉w全球各大領先高科技、電信、電子消費品牌。AME2020 亞洲國際機械制造工業博覽會【組委會秘書處】地 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東街65號融科創意中心A座1604參展咨詢:高級銷售工程師(張雨先生)手機/Mob:+86-182 0138 3503 同微信郵箱/E-mail:3588362872@qq.com在線QQ咨詢;3588 362 872官方網站:www.858537.com論壇發言及論文稿會務部(李尚)手機/Mob:+86-15811026673郵箱/E-mail:expo2004@foxmail.com媒體合作(新聞部)郵箱/E-mail:expo2004@qq.com傳真:+86-010-68663796
近年來,中國人工智能技術逐漸完善,推動著無人機行業快速發展,伴隨著無人機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中國成為無人機行業應用的重要市場,大量企業和資本入局,布局中國無人機領域。隨著政府利好政策的持續出臺,中國工業無人機市場進入健康發展期,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市場需求將持續攀升,預計2022年中國工業無人機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 《2019年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前景研究報告》主要圍繞工業無人機行業概況;工業無人機市場分析;工業無人機市場促進因素;重點企業分析;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等五個章節展開,通過對當前工業無人機行業進行分析,總結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現狀,從而預提出當前行業的發展前景。 Part.1 工業無人機行業概況 工業無人機即民用無人機中工業級無人機。是一種高效便捷并服務于各行各業日常作業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工業無人機行業是指從事工業無人機的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眾多企業的集成組合。目前,在農業、電力、通信、氣象、農林、海洋、勘探、影視、執法、救援、快遞等專業領域的應用,無人機都顯示了極好的技術效果和經濟效果。 Part.2 工業無人機市場分析無人機按照應用領域的不同可以將無人機分類為軍用無人機與民用無人機,其中,民用無人機可以進一步分為工業級無人機以及消費級無人機。按照技術特征分類,無人機可分為固定翼無人機、多旋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和復合翼無人機。據統計,2014年全球無人機銷量達39萬架,數量上96%為民用,消費級占2/3。2017年全球無人機銷量約為300萬架,市場規模約60億美元。 Part.3 工業無人機市場促進因素工業級無人機在行業應用的深度和廣泛是技術與經驗長期積累的結果,在各行業不同細分領域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根據不同的需求,無人機誕生了不同的功能,在給許多行業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由于無人機應用領域的不斷延伸,也催生了許多細分的無人機產業。 Part.4 重點企業分析無人機作為大數據的采集器,能滲透入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F階段,無人機不僅能作為飛行工作平臺滿足工作需求,憑借著其空中的作業能力,可以輕易的深入介入植保、電力巡檢、災害救援以及航拍等領域;無人機同時也用于優秀的數據采集能力,因此也可以作為互聯網的連接端口。 Part.5 工業無人機行業發展前景工業無人機技術不斷創新與完善。工業無人機的技術瓶頸主要體現在續航時長、載荷重量、可靠性以及作業半徑上,尤其是續航時長和載荷重量上面臨著較為艱難的技術困境,隨著行業企業在技術研發投入的不斷提高,長續航、高荷載產品將成主流,最大程度地滿足客戶對續航能力、高荷載的需求。(原標題:2019中國工業無人機行業市場前景研究:2022年市場規模將突破500億元)文章來源:安防網
在北京工博會上,有別于大多數企業“單打獨斗”的參展方式,團體參展也別具特色。歐盟展團放大招,尖端技術齊聚北京工博會為擴大中歐經貿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歐盟Horizon2020精挑細選歐盟18家創新企業首次參展北京工博會,展示其全球尖端創新產品。此次組團的企業分別來自:意大利、德國、比利時、丹麥、法國、西班牙、瑞士、奧地利、冰島、波蘭、斯洛伐克等國家。產品涉及綠色建筑循環利用、碳排放和回收、工業液壓和潤滑液凈化、氨-氫發電技術、廢水檢測、工業氣體泄漏、提升電池節能、智能電網、太陽能提升技術、無線充電、風能等技術和設備。來自西班牙的SENSIA開發了可靠、效益高的光學氣體成像(OGI)。這一創新的熱成像技術利用高靈敏度的紅外攝像機來探測工業氣體的泄漏,減少溫室氣體以及相關有毒或爆炸性氣體。其主營產品是智能LDAR。來自芬蘭的ICEYE提供了即時和可靠的雷達衛星成像技術,它被許多行業用來檢測變化、獲得洞見和做出更好決策。其主要提供地球觀測數據的服務,可每三個小時提供在地球上的任何一個點的數據,也不用擔心白天或云層覆蓋的時間。(勘測的地球圖像)來自比利時的Ampacimon提供電網監控系統服務,可以優化電網基礎設施,從而使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在現有的電網下實現一體化。其主營產品是Ampacimon動態評級(ADR)系列產品,使用獨特復雜的預測算法,為電網運營商提供了預測用電傳輸擁堵問題的工具,并可用極低的成本評估問題,重新配置輸電路的操作來解決這些問題。川軍亮劍工博會,“四川智造”蓄勢待發據悉,此次是川企第四次組團參展工博會,近年來,四川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狠抓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綠色轉型發展,強化新產業新動能培育,先進制造強省建設成效明顯。今年,四川展團以“創新、智能、綠色”為主題,在工博會上,集中展示了17家優勢制造企業的重大科技成果。其中成都天奧電子帶來的原子鐘尤為矚目,獲得本屆工博會創新金獎的銫原子鐘TA1000不僅是我國首臺銫原子鐘,而且是國際上第一臺激光小型銫原子鐘,其體積僅相當于一臺電腦主機,技術指標優于目前國際上領先產品。成都埃森普特則帶來了一款打磨機器人系統,該系統應用于汽車、摩托車發動機缸體打磨。據中汽協統計,重慶地區2016年汽車產量超過300萬輛、摩托車超過700萬輛。發動機缸體打磨工人約1.5萬人(全國20萬)。1臺打磨機器人替代3個工人的工作,即市場有7萬臺打磨機器人。每臺打磨機器人的平均售價50萬,即有350億的市場空間,可謂是市場廣闊。成都點陣科技有限公司帶來了DZH-200便攜式測向監測設備。它是核心產品之一,該設備高度集成一體化設計,設備輕便小巧卻富含了信號掃描、頻譜分析、電子地圖等功能。應用方式多樣化,單機應用、手機搭配組合應用、連接互聯網多終端應用、搬移式架設應用。另外還有空中監測測向系統,能成功的排除多個地空干擾。該設備解決了傳統的地面信號收集的弊端,將空中優勢發揮到了極致。飛行與監測軟件一體會設計,方便用戶使用。全程地面站飛行,有效的規避了人工操作的安全隱患。利用該設備多點起飛測向的交匯功能能夠快速的確定干擾源。(空中監測測向系統)隨著民用無人機的發展和普及,無人機的黑飛和不按規定使用空域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點陣公司最新研制的DZYA-10手持式無人機管制設備,有效的解決了無人機管控問題。該設備能阻斷無人機的圖傳通信信號、定位信號和遙控器信號,使無人機原地迫降或返航。四川展團現場負責人表示,本次參展工博會旨在交流和抓住機遇,學習國內外發達地區發展經驗,強化四川與國內外區域合作,更深層次融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推動四川的工業高質量發展。
中工智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設備管理協會
電話:15811026673
傳真:010-68683796
郵箱:3588362872@qq.com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八角東街65號融科創意中心A座1604